近日,通州湾示范区推出“才聚蓝湾 悦享生活”人才服务品牌活动,面向示范区人才发放总额200万元的消费券,涵盖住宿、消费、文化、娱乐等领域,以实实在在的福利提升人才获得感。
无论是设定“南通人才日”,还是推出向人才发放消费券的政策举措,都能看出我市对高质量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视。城市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。当前,我市正处于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,做好人才工作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。
立足南通产业特色与发展规划,精准梳理人才需求。我市船舶海工产业底蕴深厚,正朝着高端化、智能化迈进,急需船舶设计、智能制造、海洋工程装备研发等领域的专业人才;高端纺织产业要实现转型升级,面料创新设计、数字化管理、品牌营销等方面的人才不可或缺;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,吸引光伏、风电技术研发、储能系统研究等相关人才迫在眉睫。因此,应通过深入调研产业现状与未来趋势,建立动态的人才需求目录,使人才工作有的放矢,确保引进、培养的人才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。
完善人才政策体系是吸引人才的关键。在引进政策上,提高政策的含金量与吸引力,构筑人才引力强磁场。对于高端领军人才,提供高额科研启动资金、购房补贴、子女入学优质资源保障等优厚待遇;对于青年人才,设立专门的人才公寓,给予租房补贴,在落户政策上进一步简化流程、降低门槛。在人才培育政策方面,加大对我市本地高校、职业院校的投入,鼓励院校与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,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,开设符合南通产业需求的特色专业课程,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。同时,建立人才奖励机制,对在科技创新、产业发展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人才给予表彰与物质奖励,激发人才创新创业的积极性。
搭建平台,拓宽人才发展广阔天地。一方面,强化产业平台建设。依托我市的各类开发区、产业园区,打造一批具有竞争力的产业创新平台,如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、省级海洋经济示范区等,吸引高端项目入驻,为人才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。鼓励企业建立院士工作站、博士后科研工作站、企业技术中心等研发机构,开展前沿技术研究与关键核心技术攻关,让人才在实际项目中提升能力、实现价值。另一方面,搭建交流合作平台。定期举办国际人才交流大会、高端学术论坛、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,为人才提供与国内外同行交流合作的机会,拓宽人才视野,促进知识与技术的共享、碰撞,激发创新灵感。
良好的城市环境是留住人才的重要因素。《2024年中国人才友好型城市研究报告》显示,南通入选“2024人才友好型城市”及“2024最具吸引力城市”前50强。让城市与人才“双向奔赴”,就需要在硬件环境上,持续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,提升交通、医疗、教育等公共服务水平。加快城市轨道交通建设,改善交通拥堵状况;引入优质医疗资源,提升医疗服务质量;加强教育资源投入,打造一批优质中小学,为人才子女提供良好的教育条件。在软件环境上,营造尊重人才、鼓励创新、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。加强知识产权保护,维护人才的创新成果;简化行政审批流程,为人才创新创业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;积极宣传优秀人才的典型事迹,增强人才的荣誉感与归属感,让人才在南通安心工作、舒心生活、潜心发展。
广东华军高级人才顾问有限公司/广东华军高级人才顾问有限公司海南分公司
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:人服证字(2023)第0102003023号
后台管理
企业邮箱
©copyright2012 版权所有
粤ICP备15082227号
电话:0769-88657111
手机:13825068777